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 典型风范 > 正文

飞霞胜处在天然

来源:   发布机构:清城纪检监察网  点击量:次  日期:2005-12-9 14:00:00   


    飞霞洞,于清末民初(1911年),由麦长天先生(佛山市三水区芦苞人)创建。址在飞来峡北的黄牛坑山上,与藏霞洞钟磐相闻。它是以道教为主,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的修道场所。洞观按北京清故宫布局,全座分四进,高六层,依山叠建。正中头门为"仙根"、"月窟"客堂、"六十甲子殿"、"慧如菩萨殿",再上有"三教殿"、"观音殿"、"财神殿"、"北帝殿"、"古佛圣真殿""地藏王殿"、"齐天大圣殿"和"无极宫"。左右两侧有"务本家塾"、"博雅闲居"、"修身舍"、"养性楼"、"福寿居"、"康宁所"、"藏经阁"、"储书楼"、"公所"、"道房"等十数座,二百多间。后面峰峦耸立,前面溪涧横流,居高临下,雄伟壮观。时人评它有西藏"布达拉宫"的气势。古香古色的"登极桥",横卧前溪,与"礼耕书屋"、"乐善山房"联成一体;"轩辕黄帝祠"("帝子流风")、"宝镜亭"、"凤凰楼"、"修行精舍"、"桃园静室"("关公庙")、"长天塔"、"松峰亭"等等亭楼舍塔,星罗棋布,点缀周围。水秀山明,云蒸霞蔚,流泉逸响,古木繁阴,四时花发,一洞天然,形成一个幽美宜人的游览区。清远建市后,政府不断投资修葺古建筑物,部分佛殿恢复原来设置。新辟旅游景点,砼筑盘山公路,扩大游览磴道,赢得海内外游客络绎登临,留题赞美。如诗人杨石去:"飞霞资质属天然,还仗人工着意研。松峰观日新气象,东风送暖翠峦巅。"作家杨奎章《飞霞晚眺》云:"岭南胜境此幽妍,霞起霞飞不计年。今日重游舒望眼,满山翠色展新颜。"
    飞霞洞,除了有二万四千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之外,自然风景观较多,其主要胜景有:
    松峰观日: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人民政府拨资在此创建一亭,名日"松峰观日亭"。这时不仅是观日出的最佳处,也是欣赏风景的好地方。晴天登上此亭,不但可以俯览飞霞、藏霞两洞的巍峨殿宇,古雅亭楼,还有苍翠群峰,峥嵘奇石,绚彩云霞……尽收眼底。前著名书法家秦萼生登临此亭,即兴吟道:"登临豪兴忘年,揽胜飞霞欲上天。试验向松峰亭子从,北江云锦拥衿前。"阴雨时节,另有一番迷人景色:"涛滚滚,雨霏霏,松峰亭上不言归。"就是作家黄庆云昌毛毛细雨登临赏胜之作。从登峰桥至观日亭,磴道计有五百余级,黎明前总是雾漫漫、路森森的。不少游人"未听鸡声先起舞,竞相把火上松亭"(奋农句)。"踏破寒云五百级,松峰亭上看初阳"(关振东句)。每当东方既白,一轮红日象时钟秒针那样一秒一跳地"跳"出来的时候,面对"群山半壁晨曦染,喷薄一轮万壑清"(奋农句)。瞬间千变万化的壮丽图景,不禁令人欢呼雀跃,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。
    飞霞烟雨:飞霞四时皆有景,晴雨各千秋,每当淫雨霏霏的黄梅时节,或大雨刚歇的时候,常有一幅幅、一簇簇、一圈圈的云霞雾海出现。时而象急流旋涡,波翻浪滚;时而象河清海晏,燕舞龙翔。有时薄似窗纱,轻笼古洞;有时厚如幔幕,重锁层林。更有其妙幻之处:雨过天晴,群山明秀色,烟柱耸银空,袅袅婷婷,多时未散。诗人名为"玉壶烟雨"。作家关振东于一九六二年写的《飞霞烟雨》散文中句:"大家都说飞霞洞风景好,不知别人爱的是那一端,依我看,这烟雨该是这儿最美的风景了……"。可惜烟雨奇景并非固定静景,能够有机会真正欣赏到"奇景"的人为数不多。
    冰池畅泳:飞霞洞右侧,有一疋颇具盛名的"飞泉泻玉"瀑布,在高逾百尺的悬崖峭壁间,透过苍翠丛林,飘然飞下,水花飞溅,如珠似玉。历年夏秋之际,都有不少游人到此观瀑,并在瀑下澄潭沐浴。三十年前这里管理处利用这一资源,凿石开山,横坑筑坝,建成一个颇具规模、分高低两级、跳水台、更衣室设备的"飞水潭泳池",游人都称羡其泉水清澈冰凉,已逝书法家秦萼生题名为"冰液池"。并亲笔赠书,现刻在石壁上。这里不仅是理想的游泳之所,也是寻幽探胜佳处。星洲华籍教授马宗芗题《飞泉泻玉》诗云:"飞泉泻下色澄明,洁似沧浪可濯缨。一线高悬形势险,两峰遥拱水潭清。瀑流还比江流急,真景恰如画景精。难怪旅游今最盛,合区从此更繁荣。"这是十分切景之作。泳池建成后,不但吸引更多青年男女来作"飞燕游龙",大显身手,而且有不少老年游客登临揽胜,盥手濯足,消署降温。老诗人芦获到此即兴吟道:"百尺飞泉冰液池,临流跃跃拟更衣。洗身还得洗心去,活水源开一境稀。"即使不更衣入水,坐在池帝旁树阴下的石凳上,清风送爽,寒气逼人;小憩片时,令人神清意本醒,暑消疲除。
    天塔看云:飞霞洞背后的罗伞顶峰,有座红墙绿瓦的三层古塔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。该洞的创建人麦长天先生于民国十六年死,埋葬地下六年,"迨民国二十四年(按:应为二十二年)开棺移葬,见其尸骸未腐,须发未脱,因而扶起跌坐,全身油漆贴金,遂建塔奉安之,"(见《清远县志》卷十六)。十年浩劫,被付诸一炬。虽然塔里空空,但由于建立在高峰之上,登上三层,高瞻远瞩,变幻浮云,空濛山色, 一览无遗。塔下右侧有"修行精舍",原是道姑修道之所,清净脱俗,周围种有含笑、梅花、桂花、乌榄、金丝竹等花卉树木,鸟语花香,四季如春。夜幕降临,在精舍天台赏月,畅叙幽情,十分惬意。
    秋园涉趣:"秋园"是飞霞景区的前哨,因原是种菊之圃而得名。这里环境幽静,空气清新、泉声悦耳、花香扑鼻。园中有个古朴雅静的"游息亭",山风习习,鸟语喳喳,令人心旷神怡。还有一座乐善山房,是当年免费接待达官贵客食宿之所。所谓免费:试图施以小惠,博取住客欢心,使之乐于解襄,捐资助物。"秋园"楹联云:"地辟三弓小;葩迎十笏香。"山房之旁有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墨宝"鸢飞鱼跃"。这墨宝虽是复制品,但"四字"分别象龙、凤、龟、蛇,加上刻工精湛,令人赞叹!站在"秋园"门前,可以欣赏到对面松峰山上一组"金龟寻子石,形态传神,维妙维肖,人见人笑。老干部杨青山同志对它有"仙洞出生寿无边,霞沾露洗甲鳞鲜"咏句。门外溪涧上,架有一座""登极桥"。它的寓意:一指登上"无极宫",二指修道造诣。以前这里的禁令:未过桥在秋园那边,饮食玩乐都可以享受,过了桥,在飞霞洞这边,必须斋餐素食,诵经礼拜,饭堂住所,男女有别。解放后,再没有这些清规戒律了。
    山径寻幽:飞霞洞的风景点,布局比较合理,不论景点大小,都有路线通达,连成一体,进入新世纪后,管理处对旅游路线几经平整扩建并保留山径特色。大部份山径是在林荫之中,山风阵阵,泉水涓涓,使游人感到精神振奋,游兴倍增,诗人芦荻旅游飞霞,题《山径》诗云:"径曲山深路不迷,举头觉得白云低。野花映眼自开落,坐对从林听鸟啼。"可谓情真意切,有人说:"游飞霞,如果不行山径,就等于未游飞霞,未领略山水林泉的乐趣。"从飞霞景区门口行路至洞口,一般是半小时可以到达。沿路上有水声、风声、涛声、鸟声、各种昆虫声交织在一起。诗人杨石有:"流水无言情意重,鸣琴一路出深山"的赞美诗句。此外,还有"飞霞通津","藏霞善径","藏霞古洞",等牌坊及"知水仁山亭"、"梅亭"、"盥漱亭"、"达观亭"、"观海楼"等,香港诗人潘小磐赞咏云"留客亭无数,寻诗桥一边"。这诗句除了称赞沿途的亭阁外,还着意提出"桃源村"门前的一道古桥,一边有榕树两株,古拙苍劲,屈曲离奇的树根盘踞桥壁,惹游人墨客驻足玩赏。
    游飞霞,乘车蜿蜒而上,自是心旷神怡;然而,沿途拾级而登,或回程漫步而下,却别有山山水水的天然情趣。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